信用潢川欢迎您! 

安卓客户端

IOS客户端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 全国一体化信息查询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 失信典型

“男扮女装”微信诈骗延津警方刑拘5人

来源:新乡公安网 发布时间:2019-10-17 文字大小: |

几名男子"男扮女装"以微信交友实施诈骗屡屡得手,千余起案件的受害人“为寻新欢”却轻易中招。近日,延津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系列微信交友诈骗案,抓获涉案嫌疑人5名,侦破"男扮女装"网络诈骗案件千余起,涉案金额11.5万余元。

微信被骗萌生“复仇”邪念

近日,延津县石婆固镇的王某来到派出所报警,称其在网上交友时被人诈骗800余元。民警通过询问得知,王某是通过微信添加附近的人寻找到一网络“女友”,对方以发送红包才能视频聊天、约会、外出见面、开房等借口,先后骗取王某发送的红包12次,共计人民币888.66元,之后被对方“拉黑”失去联系。经过侦查,办案民警最终锁定了嫌疑人邓某(男,22岁,延津石婆固镇人),并于9月10日在其家中将其捂获。

据嫌疑人邓某交代,他是在网上申请了多个微信号码,以“男扮女装”的方式添加附近男性为好友,之后以视频聊天、约会、外出见面、开房等借口,先后对50余名受害者索要红包200余次,诈骗金额5000余元。让办案民警啼笑皆非的是,嫌疑人邓某最初也是一名受害者。今年5月份,邓某在微信上,被人以同样的方式诈骗了200元。他心有不甘,顿生邪念,遂开始在网上“男扮女装”实施诈骗。

无独有偶,今年6月份,延津县公安局古固寨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时,有群众反映其在网络聊天时,被人以交友谈恋爱的名义索要红包,之后被拉黑的情况。办案民警抽丝剥茧,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何某。据何某供述,其是于去年5月份在微信、陌陌等聊天工具上“男扮女装”搜索附近的人,然后以视频聊天、约会开房等借口,向对方索要红包后将对方拉黑。在成功诈骗两人后,何某已不满足诈骗县城周边受害人的低额红包,于是利用某模拟器虚拟定位至北京、杭州、上海等地搜索附近男性添加好友,以视频聊天、约会开房等借口,先后骗取数十名受害人红包转账200余次,涉案金额3万余元。

一号多用牵出多名嫌疑人

民警在对案件进行串并侦查时发现,何某曾使用的“fate-555”的微信账号仍在继续使用,遂顺线追踪,发现有人以同样的方式在实施诈骗。6月5日,办案民警在获取大量事实证据后,一举将嫌疑人张某(男,20岁,延津县城关镇人)抓获归案。经审讯,张某如实供述了其使用多个微信账号虚拟定位至其他城市,然后搜索附近的人添加好友,以视频聊天、约会开房等借口先后骗取10余名受害人红包转账100余次,涉案金额1万余元。据张某交代,其与何某、刘某、邓某是朋友关系,2017年四人曾一起了解过“男扮女装”微信诈骗,在熟悉诈骗流程之后四人各行其是。“fate-555”微信号是刘某转给何某使用后,何某又转给张某使用的。

6月10日,办案民警在新乡市某网吧将嫌疑人刘某(男,20岁,延津县魏邱乡人)及其女友杨某(女,22岁,鹤壁市人)抓获。据刘某、杨某供述,诈骗时二人密切合作,刘某负责搜索添加附近人,杨某负责语音视频聊天以虚构见面、开房约会为由采取色诱招嫖的方式先后实施诈骗576次,成功诈骗300余人,涉案金额近7万元。

目前,5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受害人心存顾虑放弃报警

据办案民警付辉介绍,此类案件中的红包转账金额小到几十元,大到几百、几千元,受害人是清一色的男性且动机不纯,遭遇此类骗局后,不少受害人出于道德舆论顾虑,碍于面子,隐忍不报,从而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警方提醒:网上聊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主动添加自己为好友的陌生人更是要常备提防之心。在涉及转账汇款时,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真实身份,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广大市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尤其是在朋友圈中,一定要慎重发布个人信息。如发现遭遇此类骗局,要在第一时间报案,固定手机转账记录等证据,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予以打击,并严格遵守警务工作纪律,保护受害人的隐私。

20191008061023451.png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主办: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潢川县人民政府网络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5260001  豫ICP备05024722号  豫公网安备 41152602000006号

邮箱地址:hczfwz@yeah.net